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来说,实习需要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,通过适当延长时间、加大力度,使学生适应社会实际需求。现在应试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很多矛盾,‘学不能用、供需错位’是普遍现象。如果再不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,理论与实践脱节会越来越大,光读‘死书’的大学读了有何用?实习不是达不到作用,而是社会和学校如何去正确引导,给予大学生以更大的空间和信任。学习是终身事情,不是说不实习的大学便能读完一辈子的书,重要的是在大学中要学会学习、学会自主学习、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,这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!
中国信息大学的同学们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也深有体会。
中国信息大学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张英琦同学,经过在卓越亚马逊营销中心的实习经历后总结说:“在这份实习工作中,我学会了很多在学校中学不到的东西,包括为人处事、工作中情绪的调节,以及如何将课本中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。在学校里,我很向往去外面工作,可当我们真正到了社会上才知道,其实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,只是我们学生对社会了解的太少,太容易相信自己看不见的东西。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,还要用更多的时间来了解社会。”
实习要有好的制度保障和正确的引导,不然就会成为变成‘形式主义’。在这方面已经有比较好的改革实例。比如中国信息大学的‘三学期制’改革已成功实现新突破!在授课时间基本未变的情况下,通过改变单学期学习时间,实行‘长假短学期’,高效学习、集中‘放假’,将实习期延长到近四个月,并及时‘跟踪’实习进展,反应非常良好。一方面学生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融入工作环境,另外实习单位也不必担心时间过短资源浪费。中国信息大学的很多学生都是在实习中被用人单位相中,希望毕业便能够加入进来!
教育专家认为:大学生需要社会实践是肯定的。学校应该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实习。不能因为有学校没有组织好实习,而否认所有学校、所有学生的实习。
编辑:Maggie